首頁 > 最新消息
最新消息
牙齒矯正後的飲食回歸|拆牙套後該怎麼吃才不傷牙?
[2025-11-11]

歷經長時間的牙齒矯正療程,終於拆下牙套的那一刻,許多人都迫不及待想大吃特吃。但拆牙套後的牙齒其實仍處於「穩定期」,若飲食不當,可能導致牙齒移位或牙齦發炎。本文將教你如何循序漸進恢復正常飲食,保護新排列的牙齒不受損。


拆牙套後牙齒狀況說明


矯正結束時,牙齒位置雖已排列整齊,但牙周韌帶與齒槽骨仍需時間穩定。此時牙齒較敏感,咀嚼力尚未完全恢復。若立刻食用堅硬食物,容易造成牙齒位移或裂痕,因此拆牙套後的2週內應以「溫和、軟質」飲食為主。


拆牙套後的飲食建議


• 第一週:以粥、湯麵、豆腐、蒸蛋等軟食為主,避免刺激性與高溫食物。
• 第二週:可逐漸加入煮熟蔬菜、魚肉、軟米飯等中等硬度食物。
• 第三週起:牙齒若已適應,可正常飲食,但仍應避免咬硬糖、堅果或啃玉米等動作。

此外,若使用固定式維持器,應避免咬骨頭或帶殼海鮮,以防矯正線受損。


需避免的食物種類


即使矯正完成,仍建議少吃以下類型食物,以維持牙齒穩定與口腔健康:

• 過硬食物:冰塊、堅果、魷魚乾、硬糖。
• 黏性食物:牛軋糖、珍珠、麻糬、焦糖。
• 高糖飲品:含糖茶、碳酸飲料、果汁飲。
• 酸性食物:檸檬、醋、氣泡飲,會侵蝕琺瑯質。

適度避免上述食物,有助牙齒在穩定期內維持排列成果。


恢復期的口腔清潔重點


拆牙套後,牙齒表面雖恢復光滑,但牙齦可能仍敏感。建議遵守以下清潔原則:

• 每餐後以軟毛牙刷輕柔清潔。
• 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清除細縫殘渣。
• 每日搭配含氟漱口水強化琺瑯質。
• 定期回診追蹤牙齒穩定情形與維持器狀況。

良好清潔能防止牙齒染色與牙菌斑堆積,保持矯正後的亮白笑容。


多久可以完全恢復正常飲食?


通常拆牙套後約3~4週即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,但仍應避免突然進食過硬或過冷食物。若牙齒在咬合時仍有輕微酸感,可再延長軟食期一週。

醫師建議於拆牙套後3個月內配戴維持器,讓牙齒與骨質完全穩定後,再恢復所有飲食習慣。


結語:穩定牙齒,從飲食開始


拆牙套只是矯正旅程的另一個開始,飲食管理與保養同樣重要。循序漸進恢復咀嚼能力、避免刺激性食物,能確保牙齒穩定排列不回彈。用心呵護新笑容,讓矯正成果更長久。